修水县客家山歌荣登国家非遗名录,乡村大舞台年均演出超百场

九江新闻网 阅读:3 2025-09-11 06:16:28 评论:0
修水县客家山歌荣登国家非遗名录,乡村大舞台年均演出超百场

修水县,位于江西省西北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近日,修水县客家山歌成功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客家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与此同时,乡村大舞台年均演出超百场,让客家山歌这一古老艺术形式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修水县客家山歌,源于唐宋,流传于明清,是客家先民在迁徙过程中创造的民间音乐。它以独特的曲调、丰富的歌词和浓郁的地方特色,被誉为“客家文化的活化石”。此次入选国家非遗名录,是对修水县客家山歌艺术价值的充分肯定。

修水县客家山歌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一代代人的努力。近年来,当地政府高度重视客家山歌的保护与传承,通过举办各类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这一古老艺术。如今,修水县乡村大舞台年均演出超百场,成为客家山歌传播的重要平台。

在乡村大舞台上,客家山歌演唱者们用饱满的热情、优美的旋律,演绎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这些故事传承了客家文化,弘扬了民族精神,让观众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感受到浓厚的乡土气息。此外,乡村大舞台还邀请了许多知名歌手、戏曲演员前来献艺,为当地群众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客家山歌,修水县还积极开展客家山歌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等活动。通过举办培训班、比赛等形式,培养了一批批年轻的客家山歌传承人。这些传承人将成为客家山歌发展的中坚力量,为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入选国家非遗名录后,修水县客家山歌的知名度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许多游客慕名而来,欣赏这一古老艺术。同时,修水县也借助这一契机,推动旅游业的发展。游客们在欣赏客家山歌的同时,还可以游览修水县的风景名胜,体验客家民俗,感受客家文化的魅力。

未来,修水县将继续加大对客家山歌的保护与传承力度,让这一古老艺术形式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一方面,通过举办各类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客家山歌;另一方面,加强人才培养,培养更多优秀的客家山歌传承人。同时,修水县还将积极探索客家山歌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融合,为客家山歌的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总之,修水县客家山歌入选国家非遗名录,是客家文化的一次重大胜利。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修水县将继续传承和弘扬这一古老艺术,让客家山歌在乡村大舞台上绽放更加璀璨的光彩。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九江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