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昌光伏农业产业园并网发电,棚下种菌年产值突破5亿,绿色农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近年来,我国在新能源和绿色农业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近日,位于江西省都昌县的光伏农业产业园正式并网发电,标志着该县在绿色农业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与此同时,产业园内棚下种植的食用菌产业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年产值突破5亿元,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有力保障。
都昌光伏农业产业园占地约1000亩,总投资约10亿元。该项目以光伏发电为基础,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发展现代农业。在光伏发电的同时,产业园内还设置了多个农业大棚,用于种植各类农作物和食用菌。
据了解,都昌光伏农业产业园的光伏发电项目于今年6月正式并网发电,预计年发电量可达1亿千瓦时。这不仅为当地提供了清洁能源,还降低了产业园的运营成本。同时,光伏发电产生的经济效益也将为产业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在光伏农业产业园内,棚下种植的食用菌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这些食用菌包括香菇、平菇、金针菇等多种品种,每年产量高达1000万公斤。据产业园负责人介绍,这些食用菌产品主要销往周边城市,深受消费者喜爱。
为了提高食用菌产业的产值,产业园引进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实现了食用菌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同时,产业园还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食用菌种植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提高了食用菌的品质和产量。
在产业园的带动下,当地农民纷纷加入食用菌种植行列。据统计,目前产业园周边已有2000多户农民从事食用菌种植,年产值超过5亿元。这不仅为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还带动了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都昌光伏农业产业园的成功经验为我国绿色农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在今后的发展中,我国将继续加大对新能源和绿色农业的投入,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同时,各地也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探索适合本地的绿色农业发展模式,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贡献力量。
总之,都昌光伏农业产业园并网发电,棚下种菌年产值突破5亿,标志着我国绿色农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在新能源和绿色农业的推动下,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将不断优化,农民生活水平将不断提高,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