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昌县千亩“稻虾共作”基地丰收,亩均收益提升至8000元,农业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九江新闻网 阅读:1 2025-05-23 01:16:29 评论:0

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各地纷纷探索出适合本地特色的农业发展新模式。江西省都昌县便是在这一背景下,成功打造了千亩“稻虾共作”基地,实现了丰收的佳绩,亩均收益更是提升至8000元,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都昌县地处江西省东北部,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近年来,该县积极响应国家农业现代化战略,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大力发展“稻虾共作”这一新型农业模式。所谓“稻虾共作”,即在稻田中养殖虾类,充分利用稻田资源,实现水稻与虾类共生共荣,提高土地产出和经济效益。

在都昌县,“稻虾共作”基地的规模已达千亩。这片基地位于都昌县的一个乡村,这里的水稻种植历史悠久,土壤肥沃,非常适合虾类生长。在基地内,农民们精心呵护着每一株水稻和每一只虾苗,力求实现更佳的共生效果。

据了解,都昌县“稻虾共作”基地采用科学的管理 *** ,实现了水稻与虾类的和谐共生。基地内,水稻种植与虾类养殖相互促进,水稻为虾类提供遮荫、栖息和食物,虾类则为水稻提供肥料和有机物质。此外,基地还引入了先进的养殖技术,如生态养殖、生物防治等,确保了水稻和虾类的健康生长。

在“稻虾共作”模式下,都昌县农民的亩均收益得到了显著提升。据统计,目前该基地亩均收益已达到8000元,比传统水稻种植的收益高出数倍。这一成果,不仅让农民们实现了增收致富,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稻虾共作”的成功,离不开 *** 的支持和引导。都昌县 *** 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建设,将“稻虾共作”作为一项重点发展项目,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基地建设、技术培训、市场推广等方面。同时, *** 还积极引导农民转变观念,鼓励他们投身于“稻虾共作”这一新型农业模式。

在“稻虾共作”模式的带动下,都昌县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农业效益得到了显著提高。这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也为全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展望未来,都昌县将继续加大“稻虾共作”基地建设力度,扩大基地规模,提高养殖技术,努力实现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同时,该县还将积极探索其他农业发展新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力,助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九江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