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非遗“金星砚”技艺走进中小学课堂,传承与创新共舞

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众多非遗项目中,九江金星砚以其独特的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今,这项古老的技艺已走进中小学课堂,让更多的青少年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传承与创新共舞。
九江金星砚,又称“九江砚”,源于唐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它以江西九江地区特有的紫黑色金星石为原料,经过选料、雕刻、打磨、抛光等数十道工序,制作出形态各异、质地细腻的砚台。金星砚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还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被誉为“砚中珍品”。
为了让这项古老的技艺得到更好的传承,九江市政府和文化部门积极推动金星砚技艺走进中小学课堂。通过组织专家团队,编写教材,开展研学活动等方式,让青少年在课堂上就能接触到这项非遗技艺。
在课堂上,学生们首先了解金星砚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以及文化内涵。随后,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亲手体验金星砚的制作过程。从选料、雕刻到打磨、抛光,每一个环节都让学生们感受到这项技艺的精湛和匠心独运。
“以前只在博物馆里见过金星砚,没想到现在能在课堂上亲手制作。”一位参与体验的学生兴奋地说。通过亲身体验,学生们不仅对金星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为了让这项技艺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九江市政府还与学校合作,开展金星砚技艺进校园活动。活动中,学生们不仅学习制作金星砚,还能欣赏到精美的金星砚作品,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此外,九江市政府还鼓励和支持金星砚制作企业、工作室与学校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在掌握技艺的同时,也为自己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走进中小学课堂的金星砚技艺,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接触传统文化的平台,也为非遗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金星砚技艺正焕发出新的生机。
当然,要让这项古老的技艺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政府、学校、企业以及社会各界都应积极参与,共同推动金星砚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总之,九江非遗“金星砚”技艺走进中小学课堂,是传承与创新共舞的生动实践。让我们携手共进,为这项古老的技艺注入新的活力,让其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