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昌“渔光互补”光伏电站并网,创新模式年收益突破5亿

九江新闻网 阅读:50 2025-08-08 09:54:59 评论:0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光伏发电逐渐成为清洁能源的重要支柱。在众多光伏发电项目中,都昌县“渔光互补”光伏电站以其独特的创新模式,实现了水下养鱼与水上发电的完美结合,年收益突破5亿,成为新能源产业的一颗璀璨明珠。

都昌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广阔的滩涂。为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都昌县积极引进“渔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该项目将光伏发电与水产养殖相结合,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共赢。

“渔光互补”光伏电站采用“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设计理念,将光伏板安装在水面以下,既保证了光伏发电的效率,又为鱼类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电站采用先进的光伏组件和智能控制系统,确保了发电效率和养殖效益的最大化。

据了解,都昌“渔光互补”光伏电站占地约1000亩,装机容量达50兆瓦。电站并网后,每年可发电约5000万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1.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万吨。同时,电站水下养殖区可容纳约1000万尾鱼类,年产值可达5000万元。

都昌“渔光互补”光伏电站的成功并网,不仅为当地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还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首先,该项目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其次,电站采用清洁能源,有助于改善当地环境,减少污染。最后,电站水下养殖区为鱼类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有助于维护生物多样性。

值得一提的是,都昌“渔光互补”光伏电站的成功经验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尝试将光伏发电与水产养殖相结合,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能源产业之路。

未来,都昌县将继续加大新能源产业投入,推动“渔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的规模化发展。同时,积极探索其他新能源项目,如风力发电、生物质能等,为我国新能源产业的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总之,都昌“渔光互补”光伏电站并网,标志着我国新能源产业在创新模式上取得了重要突破。这一项目不仅为当地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还为社会和生态带来了诸多益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新能源产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九江新闻网